正向教養,源於阿德勒心理學,強調尊重、鼓勵與合作。它有別於傳統的打罵方式,不是放任,而是以溫和又堅定的態度,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與自律。當爸爸媽媽願意嘗試正向教養,就能在親子關係中建立更深的連結。
正向教養核心理念|溫和卻堅定的態度
心理學家阿德勒與德瑞克斯提出的「個體心理學」,強調每個孩子都需要被尊重並感受到歸屬。美國學者 Jane Nelsen 進一步將理論整理為《正向教養》,提出「溫和且堅定」的態度能取代懲罰,並帶來長遠的影響。
五大原則包括:尊重與鼓勵、建立連結、注重長期成效、培養社會技能與責任感、幫助孩子自我發現。舉例來說,當孩子把玩具散落一地時,爸爸媽媽若只是責罵「不要亂丟!」,孩子只會覺得自己被否定;若改說「請把玩具收回箱子裡,我們一起整理好再去吃飯」,不僅表達期待,也讓孩子學到合作與責任。
這些核心理念提醒我們,正向教養並不是溺愛,而是以愛與規範並存的方式,陪伴孩子成長。
正向教養的實踐與挑戰|從理論到生活
正向教養需要日常的具體實踐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五個簡單步驟:安排一對一專屬時間、讚美孩子的正面行為、設定明確期望、分散注意力,以及冷靜執行後果教育。這些方法看似簡單,但需要父母耐心與一致性。
舉例來說,當孩子進入「不要不要期」,常常對吃飯或出門說「不要」,爸爸媽媽可以先提前提醒接下來的步驟,並陪孩子一起完成,例如「我們先收拾玩具,再一起穿鞋子準備出門」。這比單純催促或責罵,更能幫助孩子理解流程。
挑戰在於,正向教養需要時間,並不會立刻見效。有時候,爸爸媽媽在疲憊時仍可能陷入傳統反應,例如大聲喝斥。但只要逐步練習,從一次次小情境開始改變,長遠來看,親子互動會逐漸改善。
正向教養的影響與延伸|共建愛與責任的環境
實踐正向教養的好處,包含促進親子關係、培養自律、幫助孩子發展生活技能與情緒管理能力。例如,爸爸媽媽若能在孩子完成功課後說「謝謝你專心完成,我看到你很努力」,孩子會感受到肯定,而不是單純為了避免責罵而完成。
正向教養也能延伸到學校。教師若在課堂中採用互相尊重與討論的方式,不僅能提升學習動機,學生也更容易主動表達與合作。這種氛圍不僅幫助孩子在校園中成長,更能帶到日常生活裡。
此外,爸爸媽媽也能透過閱讀手冊、參加課程或使用工具卡,獲取更多實踐的靈感。持續學習,能幫助家長更穩定地將正向教養融入家庭日常。
汐游寶寶嬰幼兒游泳課程|使用正向教養模式讓孩子學習,使孩子全方位成長
正向教養不僅是一種教養技巧,更是一種生活態度。它需要爸爸媽媽的耐心與覺察,但能帶來更健康的親子互動,讓孩子在尊重與愛中成長。
汐游寶寶致力於提供親子一個正向的水中活動學習空間,提供學齡前兒童各式游泳課程。汐游寶寶期望能透過親子共游的珍貴時光,培養寶寶與爸爸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,使寶貝能安心暢泳,近日更進駐新竹成立風城游汐谷讓愛能繼續傳揚。
汐游寶寶相信,每位爸爸媽媽都能在陪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溫柔力量,與孩子一起培養自律與責任,建立充滿信任的家庭。歡迎線上諮詢體驗或聯絡我們,一同為寶貝建立美好的回憶。
延伸閱讀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