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總急著要孩子快點長大、早點學會、儘早出人頭地,但越來越多研究與真實案例告訴我們:放慢腳步、保持玩心的孩子,反而擁有更長遠的力量。從世界級運動員到諾貝爾得主,他們都證明了這一點。
玩心不是軟弱|是持續高手表現的基礎
達成一項技能的最高境界,往往不是努力到量的結果,而是能不帶壓力地操練與表現。
就像大谷翔平一樣,他習慣在球場上與隊友打鬧、笑著訓練,不論是開賽前還是落後時刻,他總能把心情調整得剛剛好。
2022 年初,他開季打擊成績不佳,打擊率僅 0.125,但在一次未擊中球後,他卻對球棒做了「心肺復甦術」的搞笑動作,引起全場輕鬆氣氛。這不是敷衍,而是一種面對壓力的自我重啟能力。
還能開玩笑,意味著他還有把這件事當「玩的事」的心情,也有能力在失落時重啟情緒,這對一個想要持續發光發熱的選手來說,是最重要的心態資源。
保持玩心,代表你還願意與這個世界有柔軟的連結,還願意相信事情可以變得好玩。這份對生活的好奇與彈性,往往才是讓人真正能跨越瓶頸、突破自限的關鍵。
大谷翔平的成長之路|慢不是落後,是為了走得更遠
許多頂尖運動員從小就專注於單一項目、固定訓練,但大谷的成長歷程卻不一樣。他並不是一開始就全心投入棒球,而是一路上嘗試不同運動,直到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。
他從投手轉為打者,又再回到二刀流的道路,在每一階段都走得比別人慢一點,卻也因此更能走出獨一無二的成就路徑。
與其早早催促孩子找定位、定目標,不如給他一段自由走錯路的時間,讓他有機會探索各種可能。玩多一點、慢一點,反而能讓孩子找到真正熱愛的事,並長久堅持下去。
現代社會鼓吹高效、快速、拚搏,但對孩子來說,這樣的節奏可能壓縮了成長的空間。真正的強大,是來自累積而非急衝。孩子需要的,或許不是更快的指令,而是更多的空白、容錯與鼓勵他停下來的勇氣。
留下作玩的動力|才是真正的自我啟發
有人總感嘆:為什麼大谷不像柯比那樣拚命?但大谷說過:「我的拼命,是你看不到的地方。」他從不張揚自己的努力,卻在每場比賽前早早準備,在每一次登板後冷靜復盤。
我們經常看到孩子玩心未歇、摸摸東看看西,但其實這正是他們在為自己找到節奏與熱情的過程。珍惜這樣的試探期,讓孩子知道努力不是為了取悅大人,而是出於內在驅動的渴望,這樣的努力才會長久。
真正能支持孩子持續前進的動力,不是外在的獎勵,而是他「想做」的心情。如果連玩都被剝奪了,那份主動就會隨之消失。讓孩子從玩中找到樂趣與自信,才是一種長遠的自我建構。
汐游寶寶嬰幼兒游泳課程|讓我們一同陪伴孩子成長

我們在背後支持孩子最好的方式,不是當個嚴格的教練,而是願意讓他玩一點,慢一點,找到屬於自己的步調。
汐游寶寶致力於提供親子一個正向的水中活動學習空間,提供學齡前兒童各式游泳課程。汐游寶寶期望能透過親子共游的珍貴時光,培養寶寶與爸爸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,使寶貝能安心暢泳,近日更進駐新竹成立風城游汐谷讓愛能繼續傳揚。
水中遊玩、感官練習與玩心齊發,都是成長道路中不可或缺的經驗。留下時間給孩子玩一場,也是給他一個真正堅強的未來。
歡迎線上諮詢體驗,一同為寶貝建立美好的回憶。
延伸閱讀
															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