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也曾希望孩子能更有主見、更懂得思考選擇?其實,從遊戲中就能慢慢培養出這些能力。決策力是孩子未來面對問題、溝通協商的重要能力,而這一切,都可以從最日常的遊戲中開始。以下8個室內小遊戲,讓決策力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,陪孩子從「選擇」中成長。
從簡單規則開始|引導孩子練習觀察與選擇
要讓孩子開始練習做決定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具體規則明確的小遊戲開始。生活中許多經典遊戲,都能成為孩子學習做選擇的起點。像是井字遊戲(三連線)就是最佳範例。透過輪流在方格中畫上圈圈與叉叉,孩子不只能練手眼協調,更會開始觀察對手下一步會怎麼走,進而思考防守與進攻的策略。
在同樣輕鬆的氛圍中,我們也可以安排「這個還是那個?」的選擇題遊戲。爸媽每天準備兩張圖片,例如公車與捷運、大象與柴犬,問孩子「你想當哪個?為什麼?」讓孩子學會描述自己的偏好與理由,也能練習語言表達能力與邏輯思維。
如果想再增加一點挑戰性,「撿筷子」這個傳統小遊戲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孩子需判斷哪一根筷子最容易拿起、不會影響其他人,是觀察力與手眼協調的雙重考驗,同時也幫助孩子體會謹慎思考的重要性。
創造式思考練習|用故事與角色拓展決策情境
當孩子已經習慣簡單的選擇題之後,爸媽可以帶他們進入更多想像與延伸的練習中。創造式遊戲能引導孩子進入「如果是我,我會怎麼做?」的思考情境,這不但能刺激思維,也能培養孩子的換位思考能力。例如,讓孩子扮演熟悉的卡通角色,像是「今天你是小火車阿奇,要不要幫朋友運貨?」這不只是模仿,更是在練習站在不同角度做出選擇。
同樣富有想像力的還有故事選擇遊戲。爸媽說故事開頭,再提供兩個情節讓孩子選擇,例如「兔子要跳進水裡」或「兔子爬到樹上」,讓孩子自己編下去。不只增進創造力,也訓練邏輯與決策力,讓孩子在「選擇→創造→承接後果」的練習中逐漸成長。
如果家中孩子年紀稍大、語言能力更成熟,也可以進行「野外探險挑戰」這種假設性問答。像是問孩子:「你今天要去陽明山野餐,只能帶三樣東西,你會帶什麼?」再進一步追問「你都帶玩具,那你要吃什麼?」這類問答能讓孩子從中理解選擇的後果與優先順序,學會更有層次地思考,培養長遠判斷與邏輯規劃的能力。
從生活中練決策|吃什麼、玩什麼都能成為練習場
當然,最自然的練習場就是日常生活。其實孩子每天都在做決定,只是我們是否給予他們練習與表達的空間。例如早餐前,爸媽可以問:「你今天想吃蛋餅還是烤吐司?」讓孩子參與選擇,也能增加他對飲食的參與感與責任感。進一步還可以問:「你想加玉米還是火腿?」這樣的選擇題不只讓孩子更了解自己的喜好,也能訓練他根據不同條件做出決定,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
如果孩子是偏好動態遊戲的類型,也可以善用家中空間設計一點挑戰性活動,例如用毛線或膠帶在客廳貼出迷宮路線,讓孩子開著車車或自己走迷宮。不小心走錯就退回重來,再思考哪條路比較通順。爸媽還可以加入問題:「你想走紅色路線還是藍色路線?」透過遊戲中的探索與嘗試,孩子能學會在錯誤中修正、在反覆中提升判斷力與自信。
汐游寶寶嬰幼兒游泳課程|讓孩子學習游泳之餘增強決策力
決策力不是一堂課學得會,而是需要反覆練習與陪伴的日常素養。從簡單的遊戲開始,讓孩子在「選擇」中認識自己,在「試錯」中建立信心。爸媽的角色不是幫孩子做所有決定,而是創造出可以安心嘗試、允許出錯的環境。
汐游寶寶致力於提供親子一個正向的水中活動學習空間,提供學齡前兒童各式游泳課程。汐游寶寶期望能透過親子共游的珍貴時光,培養寶寶與爸爸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,使寶貝能安心暢泳,近日更進駐新竹成立風城游汐谷讓愛能繼續傳揚。
汐游寶寶的老師皆通過英國最大游泳協會STA的認證,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泳池緊急狀況訓練,課堂的安全與專業值得你信賴。在汐游寶寶上課時,老師會以不同遊戲、元素、活動與孩子互動,讓孩子能增強選擇和下決定的能力與五感體驗。
歡迎線上諮詢體驗,一同為寶貝建立美好的回憶。一起從今天開始,在遊戲中陪孩子練習做自己人生的第一個小決定吧!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