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科技冷漠」所帶來的影響,不只是成年人,連孩子都會掉入漩渦,「迷網」當中。過度使用3C產品不但會影響人際關係,更或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。到底怎樣使用3C才是正確的選擇?我們又該怎樣限制引導?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水能載舟,亦能翻舟|3C產品有助孩子學習,但要注意使用時間與目的
據統計數據得出,2023年間通報早療之兒童人數高達34,000以上人數,為臺灣歷史新高。有專家表示,後天性發展遲緩的兒童比例持續上升或與過度依賴3C產品有關,因此各位家長應限制兒少使用3C產品時間與目的,避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。
在限制、引導孩子如何正確使用3C產品前,應注意的是作為爸爸媽媽也要以身作則進行身教,亦要多與子女溝通,了解孩子如何使用3C、會瀏覽什麼網站、有沒有認識網友等。除此之外,爸爸媽媽也應該增加與孩子的家庭活動,如爬山、逛景點、外出吃飯等,讓孩子有更多在生活上的體驗。
柯慧貞教授曾提出0~18歲孩子的3C使用教養建議,用以培養自律、建立有責任的使用規範。0~3歲的幼兒,無論在任何時間、地點盡量不應使用,不要將3C產品當作「電子奶嘴」;3~6歲的幼童,每天最多使用1小時,且在使用時應有爸爸媽媽在場一同使用,亦要注意孩子在瀏覽的網頁、影片等,不建議孩子使用攜帶型的3C產品。到6歲以後,基本上都是以2小時為原則,分別為6~9歲需家長監督下使用、9~12歲為規範下使用、12歲以上則為自主管理。
有部分孩子或會擔心,「其他同學都有手機了,我沒有,他們都不跟我當朋友、會脫節」,此時爸爸媽媽不要強硬壓過孩子「不能就是不能」,反而是要理解孩子的社交需要而解決。面對這個問題,爸爸媽媽可以適度規定時間、開放孩子使用手機,不過需要在爸爸媽媽都在場之下使用,而且並不是讓孩子擁有一台。除此之外,爸爸媽媽更可以鼓勵孩子多與朋友進行線下活動,例如一同來家作客玩耍、到公園遊玩、一同外出做運動等等,都有助孩子建立社交圈子。
汐游寶寶嬰幼兒游泳課程|讓孩子回到生活,不再把重心全部放在3C之上
運動是一項非常能夠讓孩子的注意力從3C上離開的活動,其在進行期間不會接觸到3C產品,在運動時釋出的多巴胺也能讓孩子感到快樂與愉悅。在眾運動當中,又以游泳最為適合孩子。從小學習游泳能讓孩子更有自信,且在學習游泳的同時,水上活動也是整個家庭都可共同參與的一項活動。無論是讓孩子在日後報名參加競技游泳,還是在海灘上享受美好的家庭樂,游泳、水中活動都能夠為家庭帶來美好的時光。
在此小編推薦汐游寶寶,其致力於提供親子一個正向的水中活動學習空間,提供學齡前兒童各式游泳課程。汐游寶寶期望能透過親子共游的珍貴時光,培養寶寶與爸爸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,使寶貝能安心暢泳,近日更進駐新竹成立風城游汐谷讓愛能繼續傳揚。由於是專屬嬰幼兒的游泳學校,因此在孩子上課過程中,常有主題活動給孩子無限的想像空間。
汐游寶寶有用專為兒童設計專門的游泳池,每個月也有水質檢測,確保水質數值高於標準,並且配有足夠的救生員確保每位孩童的安全。汐游寶寶的老師皆通過英國最大游泳協會STA的認證,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泳池緊急狀況訓練,課堂的安全與專業值得你信賴。歡迎線上諮詢體驗,一同為寶貝建立美好的回憶。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