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附關係原來有那麼多種?快來看看你的孩子是哪一類型!

汐游寶寶_親子游泳

依附關係與孩子日後成長竟息息相關?甚至會影響到談戀愛的行為模式與青春期的行為問題?到底依附關係是什麼?依附理論又是什麼?我們常聽到的三種常見的依附關係:安全依附型、焦慮依附型與逃避依附型,他們的特徵又有哪些?現在馬上和你一一說明!

什麼是依附關係與依附理論?

依附關係源出於依附理論,其為後者之分類。首個提出依附理論的為發展心理學家約翰.鮑比(John Bowlby),其於1940年代收集他所輔導的44位犯罪少年的童年整理成報告,名為〈四十四個少年小偷:他們的性格,以及家庭生活〉(” Forty-four juvenile thieves: Their characters and home life”),當中得知犯罪少年們大多在童年時皆與母親分開,甚至是被遺棄。在這一篇研究當中,鮑比提出現代依附理論的雛形:「童年時期親子依附關係的好壞,會影響未來的性格與人際互動。」

這概念在現代而言再也正常不過,不過在1940年代以行為主義為主,這理論卻如哥白尼的日心說一樣會被許多心理學家訕笑,認為這樣會縱壞寶寶會有不良發展。鮑比反對當時育兒主流思想的做法,他認為如果照顧者長時間與嬰兒分離後再次見面時,如果嬰兒表現出生氣、憤怒,甚至對照顧者拳打腳踢,正代表了他因為分離焦慮(separation anxiety)而發洩。

依附關係類型分哪三種?我們該如何分辨?

將依附理論發揚光大的第二把交椅,是鮑比的學生瑪麗.安斯沃思(Mary Ainsworth)。她於烏干達時每兩週拜訪同一個家庭,長達九個月的時間,一共收集了二十六個家庭的母嬰相處模式;經過歸納整理之後,安沃斯提出了母嬰關係中,重要的三種依附型態:安全依附、不安全依附、尚未依附,日後再慢慢演變為安全依附型、焦慮依附型及逃避依附型。後來心理學家更歸類出第四種依附關係:「混亂依附型人格」,這類人在其童年時愛他的人同時擔任傷害他的人,以致他們十分錯亂、無法分辨被愛與痛苦。

根據黃瑽寧醫師《安心做父母,在愛裡無懼》一文中,有一個由安斯沃思設計的「陌生情境 (strange situation)」實驗,可初步分1到1歲半嬰兒傾向哪種氣質。方法如下:把要觀察的嬰兒與媽媽待在房間裡,後請媽媽暫時離開交由陌生人照顧幾分鐘,然後再回到房間裏。我們可以透過嬰兒的反應來判斷他傾向哪一種依附型態: 

安全依附型當媽媽離開時,嬰兒呈現可接受的哭泣;媽媽回來之後,嬰兒在媽媽的擁抱中,快速得到安撫,然後可以繼續玩。
焦慮依附型當媽媽離開時,嬰兒有強烈的分離焦慮;媽媽回來之後,嬰兒雖然想要擁抱,卻對媽媽拳打腳踢,甚至咬人。
逃避依附型當媽媽離開時,嬰兒會四處張望尋找媽媽;但是等媽媽回來後,嬰兒卻對媽媽的擁抱沒什麼反應,甚至還會逃避。
3種依附關係的特徵

與寶寶一同活動可以增加其安全感與建立良好依附關係

那麼,如果不是安全依附型的寶寶可以如果變得有安全感,從而有更好的依附關係?除了多陪伴與關心以外,也會建議家長可以帶孩子一同進行不同活動,如一同運動。如果讓寶寶進行從小就能開始學習的運動,游泳會是一個不錯的選項。在活動的同時,水上活動也是整個家庭都可共同參與的一項活動。無論是讓孩子在日後報名參加競技游泳,還是在海灘上享受美好的家庭時光,游泳、水中活動都能夠為家庭帶來美好的回憶。

汐游寶寶為例,其致力於提供親子一個正向的水中活動學習空間,提供學齡前兒童各式游泳課程,期望能透過親子共游的珍貴時光,培養寶寶與爸爸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,使孩子能安心暢泳。汐游寶寶的老師皆通過英國最大游泳協會STA的認證,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泳池緊急狀況訓練,課堂的安全與專業值得你信賴。

延伸閱讀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