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造安全依附關係,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感及安全感

汐游寶寶_安全依附關係

作者:藍汐

「安全依附關係」是送給孩子人生第一個心靈禮物,也是一生受用的禮物,當我們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長、及時給予嬰幼兒的各種需求就能建立和孩子更深的情感連結。

什麼是「依附關係」?

指的是兩人之間,一方必須依賴另一方才可以生存。

我們在嬰幼兒期非常的脆弱和無助,如果沒有父母或者其他人的照顧,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可以活下來。嬰幼兒還需要不斷的外界刺激和反覆的練習,才可以學會基本的動作和技能,比如站立、走路和說話。因此,嬰幼兒和照顧者的關係是「依附關係」,請家長注意:這個關係應該只存在嬰幼兒階段。

什麼是「安全依附關係」?

指的是嬰幼兒在被照顧的過程中,除了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以外,他的各種心理需求也得到了及時的回應,比如孩子無故哭鬧,我們及時安撫他,可能無法讓他馬上停止哭鬧,但是我們傳遞一個至關重要的信息:我們在你的身邊,我們有聽到你的哭鬧,你是被愛和被尊重的。

安全依附關係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,因為代表的是孩子對世界和他人是否有信任感和安全感。

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有好的人際關係,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家庭幸福和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。但是,如果孩子缺乏「安全依附關係」,那麼他在成年之後,要不就是停留在嬰幼兒時期的尋找依附的階段,他們是那種在戀愛中沒有了對方就無法活下去的類型,通常與他交往的另一方很快就會被他的缺乏安全而感被窒息,兩人的關係可想而知;要不他就是對人極度不信任,因此很難和人發生任何的親密關係,包括摯友關係和戀愛關係,這種類型的人看上去很堅強但是內心極度缺乏自信和相信他人。

不少家長有一個迷思,他們認為小孩子長大之後對嬰幼兒期間是沒有記憶的,安全依附關係真的有那麼重要嗎?事實上,安全依附關係是60多年前才由英國心理學家John Bowlby提出來,在他之前的育兒方法盛行的是美國心理學家John Watson的行為主義理論,這個心理學家提倡一切行為都是獎賞和懲罰的結果,這個理論下的育兒方式就是孩子哭的時候,我們不要理會他;孩子不哭的時候,我們也不要理會他;只有當他笑的時候,我們才和他互動。

John Watson有一個非常出名的總結:“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,我有能力把他們培育成任何職業的人,比如醫生、律師、藝術家,甚至乞丐和小偷。” 我第一次看到這一段話的時候,我覺得很驚喜,我那時想:Wow,嬰幼兒的潛力真是不可想像呢。

後來,我在水中接觸了大量的嬰幼兒,閱讀了無數關於嬰幼兒的研究和文章,我才真切的感受到了行為主義學的大錯特錯,因為他們完全沒有考慮到嬰幼兒的心理需求,以及每一個孩子與生俱來的特質和才能,他們純粹是從自我出發,用高壓強迫和操縱的手段來培育孩子成為他們計劃中的人。

親子課程能夠有效提升親子間安全依附關係~

行為主義理論的慘痛代價

John Watson本人為他提倡的行為主義理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。他有四個孩子,在他的「哭鬧不理,笑才互動」的育兒方式下,四個孩子成年後都多次嘗試了自殺,其中一個自殺成功而去世;他的外孫女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名演員,因為媽媽沿襲外公的教養方式,她也是多次嘗試自殺,她自己分析自殺的原因是童年時和媽媽缺乏情感的連結。

如果我們想和孩子有很深的情感連結,我們需要用心陪伴他們的成長,尤其是最需要被照顧的嬰幼兒階段,及時回應嬰幼兒的各種需求是非常重要的。阿德勒曾經說過:我們不是因為對方做了什麼才去愛他,我們僅僅因為對方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就去愛他。

這段話用在育兒上是非常適用的,僅僅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孩子,我們就應該努力的學習如何愛他。「安全依附關係」代表信任感和安全感,是我們送給孩子一生受用的心靈禮物。

該怎麼提升和孩子的依附關係呢?

最好的方法就是共同做一些能促進親子關係的活動,例如汐游寶寶游泳課程,出發點不只是讓嬰幼兒學游泳、促進身體發展而已,在教學課程裡也會有機會讓父母從不同角度看自己的孩子,同時學習尊重,達到真正「無條件的愛」。

延伸閱讀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