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父母容易焦慮,擔心孩子沒自信、不快樂、不被重視,因此拼命給予讚美與分享。但在心理學上,自戀人格的形成,往往不是因為愛太多,而是愛的形式錯置。當我們太早把孩子推向聚光燈,卻沒有提供穩定安全的關係,孩子會將他人的目光當作評價自己的唯一標準。
養出真正有力量的孩子,不是讓他成為焦點,而是讓他在關係中學會感受愛、理解愛、給出愛。
自我價值的迷失|你發的每一張孩子照片,都在形塑他的人格樣貌
在社群上分享孩子的生活點滴,是現代父母習以為常的行為,也代表著我們對孩子的愛與驕傲。然而,如果缺乏覺察,這些看似無害的「曬娃」行為,可能悄悄影響孩子對自我價值的理解。
當孩子察覺到「只有表現好、被稱讚時才值得被看見」,便可能把外在認可當成內在價值的全部。久而久之,他們的自我認同可能建立在他人的目光上,而非真實的自我感受與經驗。
唯有在親密、穩定的關係中,孩子才能學會接納自己,也更能在與他人的互動中發展出真實的共情與連結。
被看見的渴望|你發的每一張孩子照片,都是他學習自我價值的起點
在社群中曬娃是現代爸媽常見的行為,也反映出一種「想與人分享愛」的自然需求。但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孩子正在如何理解這些「被看見」,那麼這份分享也可能演變成無形的壓力。
孩子從很小的時候起,就會觀察大人的情緒、反應與語氣。他也許不懂「自戀」是什麼,但他感受得到「我是不是要很棒你才會開心」。過度誇讚與急著幫孩子擦亮成績單,反而可能讓他迷失在別人的眼光中,漸漸看不清真正的自己。真正穩定的自信,是從「我可以被理解」與「我不完美也沒關係」中長出來的。
現代焦慮育兒|當過度讚美,取代了真實的愛
當我們頻繁曬出孩子的可愛、分享他的成績,或時時給予「你好棒」的語言時,雖然出發點是愛,卻也容易讓孩子把「外界的認可」當成唯一的自我價值來源。
久而久之,孩子可能變得愈來愈需要被看見,甚至習慣性地表現出「我很特別、我最好」的樣貌,來尋求關注。他們的內心,其實很脆弱,因為不確定:如果我不好了,你還會喜歡我嗎?
人格從親密開始|不是給多一點愛,而是給對方式的陪伴
自戀人格的根源常常不在「愛太多」,而是「安全感太少」。孩子真正需要的,不是天天被讚美,而是那種「你一直都在」的感覺。不論孩子是否表現得完美,父母穩定的情緒回應、接納孩子各種狀態的能力,才是他建立自我認同的基礎。與其重視成就,不如多關心他快不快樂、安不安全,是否願意敞開自己。
一個不自戀的孩子,不是因為他從沒被稱讚過,而是他知道世界不只繞著自己轉。這需要長時間的互動經驗來形塑。親子間的對話、生活中的等待、家庭裡的衝突與和解,都是讓孩子練習「看見別人、調整自己」的場域。唯有在這些親密關係中,他才能學會怎麼與人互動,也建立對他人情緒的敏感度。
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,就是讓他知道:你值得被愛,也值得愛人。
汐游寶寶嬰幼兒游泳課程|從陪伴開始,讓孩子成為穩定而溫柔的人
當孩子活在穩定的愛裡,他就不需要靠誇張表現來證明自己有多棒。他可以放鬆地成為自己,也能自在地與人相處,這才是真正健全而穩定的人格基礎。
汐游寶寶相信,親密關係的建立不只存在於對話,更在於一起經歷。透過水中共游、互動遊戲與團體活動,孩子不只鍛鍊身體,也學會觀察與等待、感受與信任。在與爸媽的親密配合中,一起建構出面對世界的安全基地。
汐游寶寶致力於提供親子一個正向的水中活動學習空間,提供學齡前兒童各式游泳課程。汐游寶寶期望能透過親子共游的珍貴時光,培養寶寶與爸爸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,使寶貝能安心暢泳,近日更進駐新竹成立風城游汐谷讓愛能繼續傳揚。
邀請你帶著寶貝來到汐游寶寶,讓每一段陪伴的時光,成為他未來人格裡最溫柔的力量。歡迎線上諮詢體驗,一同為寶貝建立美好的回憶。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