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孩子身高看起來比同齡孩子矮小一點時,不少爸媽會開始關心:「是不是長得太慢?需要檢查骨齡嗎?」其實,骨齡並不是一種病,而是一種觀察孩子成長節奏的方式。透過X光檢查,我們可以更清楚了解孩子的骨頭發育到哪裡、還有多少「長高的空間」。
認識骨齡|發育的節奏不一樣,每個孩子都不一樣
骨齡反映的是孩子骨骼成熟的程度,並不一定與實際年齡完全同步。有些孩子的骨齡可能稍微落後,有些則稍微超前,只要在合理範圍(正負2年)內,其實都屬於正常變化。醫師通常會參考孩子手部X光片的生長板情況,觀察骨頭是否仍持續發育。
曾有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就診,只因為覺得孩子看起來「比別人小隻」。經過評估,孩子的骨齡只是略慢一點點,整體發育良好,也無特殊病因,於是醫師建議觀察即可,不必急於介入治療。這樣的回應往往也讓父母鬆了一口氣,能更專注在日常的照顧與陪伴上。
安排跳躍運動|促進生長的關鍵,不必太難也不必太久
運動能夠啟動骨骼的延伸與發展,尤其是跳躍、伸展這類能刺激生長板的活動,當然其實所有運動也會對骨骼發展大有幫助。如孩子在水中游泳,全身肌肉獲得平均伸展,不僅促進心肺功能,也間接幫助骨頭發展得更結實。與此同時,水的浮力也減輕了關節壓力,是非常適合成長期孩子的運動選擇。
有些家庭會在假日安排孩子參加游泳課,或利用午後空檔去社區泳池玩水。即使只是每週固定幾次,持續累積的活動量,也能有效刺激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。此外,在家跳跳原地、摸摸門框,或是與家人一起舞動身體,也同樣能讓骨頭感受到活動的節奏成長。
不要把運動變壓力|讓運動成為遊戲,長高也可以輕鬆快樂
成長的關鍵從來不只在運動量,更在於運動時的情緒狀態。當活動變成壓力,孩子不但不願意持續,反而可能對運動產生抗拒。因此,比起規定「今天一定要做幾下」,不如把運動融入遊戲裡,讓孩子在快樂中自然伸展。
有些孩子喜歡在水裡扮演小魚,有些喜歡在客廳跳舞、翻滾。當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參與,他們就會更願意主動動起來,也更容易建立長期的活動習慣。爸爸媽媽的角色,不是督促者,而是同樂的夥伴,與孩子一起把握每一段自由自在的成長時光。
汐游寶寶嬰幼兒游泳課程|關心孩子成長、陪伴孩子成長
骨齡只是成長歷程中的一項指標,不需要被放大,更不該成為焦慮的來源。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在被理解與陪伴中,穩穩地向上扎根。
汐游寶寶致力於提供親子一個正向的水中活動學習空間,提供學齡前兒童各式游泳課程。汐游寶寶期望能透過親子共游的珍貴時光,培養寶寶與爸爸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,使寶貝能安心暢泳,近日更進駐新竹成立風城游汐谷讓愛能繼續傳揚。
汐游寶寶的老師皆通過英國最大游泳協會STA的認證,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泳池緊急狀況訓練,課堂的安全與專業值得你信賴。在汐游寶寶上課時,老師會以各種遊戲、主題等,使寶貝能夠全方位加強其五感體驗,也能刺激寶貝身體成長。
汐游寶寶相信,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,健康成長的不只是身體,更是每一個被溫柔對待的小小心靈。歡迎線上諮詢體驗,一同為寶貝建立美好的回憶。
延伸閱讀